序号 |
产 品 单 元 |
产 品 品 种 |
规 格 型 号 | ||
1 |
过滤式防毒面具 |
塑料半面罩 |
单盒、双盒 | ||
橡胶半面罩 | |||||
橡塑半面罩 | |||||
塑料直接式全面罩 | |||||
橡胶直接式全面罩 | |||||
橡塑直接式全面罩 | |||||
塑料导管式全面罩 |
------ | ||||
橡胶导管式全面罩 | |||||
橡塑导管式全面罩 | |||||
塑料滤毒罐 |
1#、3#、4#、5#、6#、7#、8#、
1L#、2L#、3L#、4L#、7L#、8L# | ||||
金属滤毒罐 | |||||
塑料滤毒盒 |
3#单盒、4#单盒、6#单盒、7#单盒
3#双盒、4#双盒、6#双盒、7#双盒 | ||||
金属滤毒盒 | |||||
2 |
长管面具 |
塑料 |
自吸式、送风机式、定量供气式
按需供气式、复合供气式 | ||
橡胶 | |||||
橡塑 | |||||
3 |
自给开路式压缩
空气呼吸器 |
生产型 |
G-G-(储气量标记)
G-F-(储气量标记)
X-G-(储气量标记)
X-F-(储气量标记)
| ||
组装型 | |||||
4 |
|
随弃式面罩 |
KN90、KN95、KN100
KP90、KP95、KP100 | ||
可更换式半面罩 | |||||
全面罩 |
KN95、KN100、KP95、KP100 | ||||
| |||||
申证企业名称 |
|
住 所 |
| |||
序号 |
所属生产厂点(含车间)名称及其地址 |
生产产品单元、规格/生产工序 |
申请类别 |
备注 | ||
1 |
例:注塑车间,×市×区×街道×号 |
过滤式防毒面具、塑料直接式
全面罩/面罩加工 |
发证 |
| ||
2 |
|
|
|
| ||
注:1. 申证企业应如实填写不在企业本部的全部所属生产厂点、车间。
2.“产品单元、规格/生产工序”填写各所属生产厂点负责生产的产品或工序。
3.“申请类别”填写发证、增项、迁址、增加(减少)厂点等。 | ||||||
序号 |
产品名称 |
产品标准 |
相 关 标 准 |
1 |
过滤式
防毒面具 |
GB2890-1995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 |
GB/T 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面罩)
GB 2428-1998《
GB/T 2891-1995《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面罩)
GB/T 2892-1995《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试验方法》(滤毒罐、盒) |
2 |
长管面具 |
GB6220-1986
《长管面具》 |
GB/T 2891-1995《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GB 6221-1986《长管面具性能试验方法》
|
3 |
自给开路式压
缩空气呼吸器 |
GB/T 16556-2007
《自给开路式压缩
空气呼吸器》 |
GB/T 1226-2001《一般压力表》
GB/T 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 2891-1995《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GB 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 5099-1994《钢质无缝气瓶》
GB/T 5455-1997《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垂直法》
GB/T 7307-2001《55度非密封管螺纹》
DOT-CFFC-2000 Carbon-Fiber Aluminum Cylinders |
4 |
|
GB 26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
GB/T 2891-1995《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样方法》
GB/T 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
GB/T 10586-2006《湿热试验箱技术条件》
GB/T 10589-2008《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GB/T 11158-2008《高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GB/T 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
序号 |
产品
单元 |
产品品种、规格 |
生产设备 |
工艺装备 |
检测仪器设备 |
1 |
过滤式
防毒
面具 |
塑料面罩 |
注塑机 |
须有完
整的成
套模具 |
呼吸阻力测试装置(精度:1Pa,0.5L/min,)、呼气阀气密性测试装置(精度:1Pa,10mL/min、)、装配气密性测试装置(量程:>5kPa,全面罩)、拉力机或重锤(精度:5%) |
橡胶面罩 |
硫化机、炼胶机 | ||||
橡塑面罩 |
注射机 | ||||
塑料滤毒罐 |
注塑机
|
阻力测试装置(精度:1Pa、0.6L/min)、
动态吸附气体分析装置(精度:0.3L/ min)、致密性实验装置(适用于罐) | |||
金属滤毒罐 |
液压机(冲床)、滚扣机 | ||||
塑料滤毒盒 |
制(封)罐设备
产品封包装设备 | ||||
金属滤毒盒 | |||||
2 |
长管面具 |
塑 料 |
注塑机 |
须有完
整的成
套模具 |
呼吸阻力测试装置(精度:流量计2级,微压计≤1.96Pa)、呼气阀气密性测试装置(精度: 1Pa ,10mL/min)、拉力机(精度:1%)、流量测试装置(精度:1L) |
橡 胶 |
硫化机、炼胶机 | ||||
橡 塑 |
注射机 | ||||
3 |
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 |
生产型 |
注塑机、数字式机床、高压气泵 |
组装平台 |
呼吸阻力、气密性综合测试仪(精度:流量计2.5级, 压力1Pa)、声级计(精度:2级)
拉力机(精度:1%) |
组装型 |
高压气泵 (企业生产人员应不少于10人,组装车间面积应不小于50m2。) | ||||
4 |
|
随弃式面罩 |
压力成型机(或缝纫机) |
——— |
过滤效率测试装备(不具备该设备的企业可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标准头模、呼吸阻力测试装置(精度:3%)、呼气阀气密性测试装置(精度:3%;lPa带阀必备)、拉力机(精度:1%) |
可更换式半面罩 |
注塑机(或硫化机) |
须有完整的成套模具 | |||
全面罩 |
序号 |
产品单元 |
产 品 品 种 |
规 格 型 号 |
抽 样 数 量
(样品数量/每组) |
抽样基数
(不小于) |
1 |
过滤式防毒面具 |
塑料半面罩 |
单盒、双盒 |
3个/每规格 |
100个 |
橡胶半面罩 | |||||
橡塑半面罩 | |||||
塑料直接式全面罩 | |||||
橡胶直接式全面罩 | |||||
橡塑直接式全面罩 | |||||
塑料导管式全面罩 |
——— |
3个/每规格
导气管3根/每规格 | |||
橡胶导管式全面罩 | |||||
橡塑导管式全面罩 | |||||
塑料滤毒罐 |
1#、3#、4#、5#、6#、7#、8#、1L#、2L#、3L#、4L#、7L#、8L#
(须填写大、中、小型罐)
|
4个/每规格 | |||
金属滤毒罐 | |||||
塑料滤毒盒 |
3#单盒、4#单盒、
6#单盒、7#单盒、
3#双盒、4#双盒、
6#双盒、7#双盒 | ||||
金属滤毒盒 | |||||
2 |
长管面具 |
塑料 |
自吸式
送风机式
定量供气式
按需供气式
复合供气式 |
3套/每规格 |
50套 |
橡胶 | |||||
橡塑 | |||||
3 |
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 |
生产型 |
G-G-(储气量标记)
G-F-(储气量标记)
X-G-(储气量标记)
X-F-(储气量标记) |
4套/每规格
2个面罩 |
50套 |
组装型 | |||||
4 |
|
随弃式面罩 |
KN90、KN95、KN100
KP90、KP95、KP100 |
|
200个 |
可更换式半面罩 |
可更换滤料36片
面罩 | ||||
全面罩 |
KN95、KN100
KP95、KP100 |
可更换滤料36片
面罩15个/每规格 |
企业名称
(公章) |
|
企业法人 |
| ||||
企业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企业代码 |
|
企业电话 |
| ||||
产品名称 |
|
注册商标 |
|
产品标准 |
| ||
样品规格型号 |
抽样数量 |
抽样基数 |
抽 样 地 点 | ||||
|
|
|
| ||||
|
|
|
| ||||
|
|
|
| ||||
抽样时间 |
| ||||||
抽样组人员
(签字) |
姓名 |
单位 |
职务(职称) | ||||
|
|
| |||||
|
|
| |||||
|
|
| |||||
企业人员对
抽样单内容
无异议(签字) |
|
|
| ||||
|
|
| |||||
样品送达
检查情况 |
|
(盖章)
年 月 日
| |||||
样品
送达人/接收人
签字 |
送达人:
接收人:
日期: 年 月 日 | ||||||
说 明
1. 此表每个产品单元一式四份,一份企业留存,一份置样品箱内,贰份封样组交派出单位。
2 从封样日起7 日内,将样品送 (寄) 到全许办指定 | |||||||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依据 |
检验方法 |
判定分类 |
1 |
面罩外观* |
GB 2890-1995
第5.1.1.9 |
目 测 |
C |
2 |
面罩观察眼窗
(仅适用于全面罩) |
GB 2890-1995第5.1.1.6 |
GB/T 2891-1995第3.8 |
B |
3 |
面罩视野 |
GB 2890-1995第5.1.1.2 |
GB/T 2891-1995第3.3 |
B |
4 |
面罩实际死腔 |
GB 2890-1995第5.1.1.2 |
GB/T 2891-1995第3.2 |
B |
5 |
面罩漏气系数 |
GB 2890-1995第5.1.1.2 |
GB/T 2891-1995第3.1 |
A |
6 |
面罩装配气密性*
(仅适用于全面罩) |
GB 2890-1995第5.1.1.3 |
GB/T 2891-1995第3.4 |
A |
7 |
面罩对空气流阻力—
吸气阻力 |
GB 2890-1995第5.1.1.5 |
GB/T 2891-1995第3.7 |
C<, /DIV> |
8 |
面罩对空气流阻力—
呼气阀阻力* |
GB 2890-1995第5.1.1.5 |
GB/T 2891-1995第3.6 |
B |
9 |
导气管* |
GB 2890-1995第5.1.3 |
|
B |
10 |
面罩呼气阀气密性* |
GB 2890-1995第5.1.1.4 |
GB/T 2891-1995第3.5 |
A |
11 |
面罩呼气阀老化性 |
GB 2890-1995第5.1.1.8 |
GB/T 2891-1995第3.10 |
B |
12 |
部件结合强力* |
GB 2890-1995第5.2.1 |
GB/T 2892-1995第3.11 |
A |
13 |
标 识* |
标准号、厂名、厂址、合格证、品名、生产日期、号 |
检 查 |
A |
综合判定原则 |
(1)被检项目中有一个A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2)被检项目中有二个B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3)被检项目中有一个B类和二个C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依据 |
检验方法 |
判定分类 |
1 |
滤毒罐(盒)标色* |
GB2890-1995第5.1.2.1 |
目 测 |
A |
2 |
滤毒罐(盒)排尘量 |
GB2890-1995第5.1.2.3 |
GB/T 2892-1995第3.12 |
B |
3 |
滤毒罐(盒)对空气流阻力* |
GB2890-1995第5.1.2.5 |
GB/T 2892-1995第3.14 |
B |
4 |
带滤烟层滤毒罐(盒)
透过系数 |
GB2890-1995第5.1.2.2 |
GB/T2892-1995第3.11 |
B |
5 |
滤毒罐(盒)防毒时间* |
GB2890-1995第5.1.2.1 |
GB/T2892-1995第3.1~3.10 |
A |
6 |
滤毒罐(盒)的致密性* |
GB2890-1995第5.1.2.4 |
GB/T2892-1995第3.13 |
A |
7 |
滤毒罐(盒)的装填牢固度 |
GB2890-1995第5.1.2.7 |
GB/T2892-1995第3.16 |
A |
8 |
滤毒罐强度 |
GB2890-1995第5.1.2.6 |
GB/T2892-1995第3.15 |
B |
9 |
滤毒罐(盒)外观* |
GB2890-1995第5.1.2.8 |
目 测 |
C |
10 |
滤毒罐(盒)质量 |
GB2890-1995第4 |
|
C |
11 |
标 识* |
标准号、厂名、厂址、合格证、品名、生产日期、罐型 |
检 查 |
A |
综合判定原则 |
(1)被检项目中有一个A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2)被检项目中有二个B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3)被检项目中有一个B类和二个C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依据 |
检验方法 |
判定分类 |
1 |
面罩类型* |
GB 6220-1986第3 |
目 测 |
C |
2 |
面罩结构* |
GB 6220-1986第4.1 |
目 测 |
B |
3 |
面罩眼窗 |
GB 6220-1986第4.1 |
|
B |
4 |
密合型面罩的漏泄率 |
GB 6220-1986第4.1.1a |
GB 6221-1986第1
GB/T 2891-1995第3.1 |
A |
5 |
开放型面罩的漏泄率 |
GB 6220-1986第4.1.2 |
GB 6221-1986第1 |
A |
6 |
送气头罩的漏泄率 |
GB 6220-1986第4.1.3 a |
GB 6221-1986第1 |
A |
7 |
密合型面罩实际有害空间 |
GB 6220-1986第4.1.1b |
GB/T 2891-1995第3.2 |
B |
8 |
密合型面罩视野 |
GB 6220-1986第4.1.1b |
GB/T 2891-1995第3.3 |
B |
9 |
密合型面罩呼气阀气密性* |
GB 6220-1986第4.1.1c |
GB/T 2891-1995第3.5 |
A |
10 |
密合型面罩呼气阀阻力* |
GB 6220-1986第4.1.1c |
GB/T 2891-1995第3.6 |
B |
11 |
面具通气阻力* |
GB 6220-1986第4.2 |
GB/T 6221-1986第2 |
B |
12 |
面具低压部分气密性* |
GB 6220-1986第4.3 |
GB 6221-1986第3 |
A |
13 |
供气阀性能 |
GB 6220-1986第4.4 |
GB 6221-1986第4 |
A |
14 |
连接导管* |
GB 6220-1986第4.5.1 |
测 量 |
C |
15 |
软管和中压软管 |
GB 6220-1986第4.5.2 |
GB 6221-1986第5 |
A |
16 |
软管或中压软管的连结部位 |
GB 6220-1986第4.5.3 |
GB 6221-1986第6 |
A |
17 |
流量调节器 |
GB 6220-1986第4.6 |
测 量 |
B |
18 |
送风机* |
GB 6220-1986第4.7 |
GB 6221-1986第7 |
A |
19 |
固定带 |
GB 6220-1986第4.9 |
测 量 |
A |
20 |
自吸式面具空气入口处* |
GB 6220-1986第4.10 |
测 量 |
B |
21 |
材 料* |
GB 6220-1986第5 |
检 查 |
A |
22 |
标 识* |
标准号、厂名、厂址、合格证、品名、生产日期、号型 |
检 查 |
A |
综合判定原则 |
(1)被检项目中有一个A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2)被检项目中有二个B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3)被检项目中有一个B类和二个C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依据 |
检验方法 |
判定分类 |
1 |
设计要求* |
GB/T 16556-2007第5.3 |
GB/T 16556-2007第6.3 |
B |
2 |
材料要求 |
GB/T 16556-2007第5.4 |
GB/T 16556-2007第6.3 |
B |
3 |
清洗与消毒 |
GB/T 16556-2007第5.5 |
GB/T 16556-2007第6.3、6.4 |
B |
4 |
质量* |
GB/T 16556-2007第5.6 |
GB/T 16556-2007第6.1、6.3 |
B |
5 |
连接一般要求 |
GB/T 16556-2007第5.7.1 |
GB/T 16556-2007第6.3、6.4 |
B |
6 |
连接件(装配时)* |
GB/T 16556-2007第5.7.2 |
GB/T 16556-2007第6.3、6.4 |
B |
7 |
全面罩、供气阀和呼吸软管连接强度(装配时)* |
GB/T 16556-2007第5.7.3 |
GB/T 16556-2007第6.6 |
A |
8 |
供气系统与全面罩的连接* |
GB/T 16556-2007第5.7.4 |
GB/T 2891—1995第3.11 |
A |
9 |
高压、中压和低压
连接件的互换性* |
GB/T 16556-2007第5.7.5 |
GB/T 16556-2007第6.3 |
A |
10 |
面罩一般要求* |
GB/T 16556-2007第5.8.1 |
目测 |
B |
11 |
面罩漏气系数 |
GB/T 16556-2007第5.8.2 |
GB/T 2891—1995第3.1 |
A |
12 |
面罩视野 |
GB/T 16556-2007第5.8.3 |
GB/T 2891—1995第3.3 |
B |
13 |
面罩抗冲击力 |
B/T 16556-2007第5.8.4 |
GB/T 16556-2007附录 B |
A |
14 |
面罩镜片透光率 |
GB/T 16556-2007第5.8.5 |
GB/T 2410 |
B |
15 |
面罩气密性* |
GB/T 16556-2007第5.8.6 |
GB/T 2891-1995第3.4 |
A |
16 |
面罩二氧化碳含量 |
GB/T 16556-2007第5.8.7 |
GB/T 16556-2007第6.7 |
B |
17 |
背具 |
GB/T 16556-2007第5.9 |
GB/T 16556-2007第6.4 |
B |
18 |
实用性能 |
GB/T 16556-2007第5.10 |
GB/T 16556-2007第6.4、6.5.2 |
A |
19 |
低温条件下的呼吸阻力 |
GB/T 16556-2007第5.11.1.2 |
GB/T 16556-2007第6.5.1.1 |
A |
20 |
高温条件下的呼吸阻力 |
GB/T 16556-2007第5.11.1.3 |
GB/T 16556-2007第6.5.1.2 |
A |
21 |
背带和带扣材料阻燃性能 |
GB/T 16556-2007第5.11.2.1 |
GB/T 16556-2007第6. |
A |
22 |
面罩、呼吸软管、中压软管、供气阀材料耐燃性能 |
GB/T 16556-2007第5.11.2.2 |
GB/T 16556-2007第6.5 .1.3.2 |
A |
23 |
部件火焰适应性 |
GB/T 16556-2007第5.11.2.3 |
GB/T 16556-2007第6.5.1.3、6.8 |
A |
24 |
耐热辐射性能 |
GB/T 16556-2007第5.11.3 |
GB/T 16556-2007第6.9 |
A |
25 |
高压部件 |
GB/T 16556-2007第5.13 |
GB/T 16556-2007第6.1、6.3 |
A |
26 |
气瓶 |
GB/T 16556-2007第5.14 |
GB/T 16556-2007第6.3 |
A |
27 |
气瓶阀 |
GB/T 16556-2007第5.15 |
GB/T 16556-2007第6.3、6.4 |
A |
28 |
减压器一般要求 |
GB/T 16556-2007第5.16.1 |
GB/T 16556-2007第6.3 |
A |
29 |
压力表及其连接管一般要求 |
GB/T 16556-2007第5.17.1 |
GB/T 16556-2007第6.1、 6.3、6.4 |
A |
30 |
警报器一般要求* |
GB/T 16556-2007第5.18.1 |
GB/T 16556-2007第6.3、6.11 |
A |
31 |
气动警报器 |
GB/T 16556-2007第5.18.2 |
GB/T 16556-2007第6.1、6.11 |
A |
32 |
呼吸软管耐挤压性能 |
GB/T 16556-2007第5.19.1 |
GB/T 16556-2007第6.12 |
A |
33 |
中压连接管 |
GB/T 16556-2007第5.19.2 |
GB/T 16556-2007第6.1、6.3 |
A |
34 |
供气阀* |
GB/T 16556-2007第5.20 |
GB/T 16556-2007第6.3 |
A |
35 |
吸气阻力* |
GB/T 16556-2007第5.21.1 |
GB/T 16556-2007第6.13.2 |
A |
36 |
呼气阻力* |
GB/T 16556-2007第5.21.2 |
GB/T 16556-2007第6.13.3 |
A |
37 |
面罩腔体静态压力* |
GB/T 16556-2007第5.22 |
GB/T 16556-2007第6.1、6.3 |
A |
38 |
高压气密性* |
GB/T 16556-2007第5.23.3 |
GB/T 16556-2007第6.8.2 |
A |
39 |
标 识 |
标准号、厂名、厂址、合格证、品名、生产日期、型号(标记) |
检 查 |
A |
综合判定原则 |
(1)被检项目中有一个A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2)被检项目中有二个B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验依据 |
检验方法 |
判定分类 |
1 |
外观检查* |
GB 2626—2006第5.2 |
GB 2626—2006第6.1、6.2 |
B |
2 |
过滤效率* |
GB 2626—2006第5.3 |
GB 2626—2006第6.3 |
A |
3 |
总泄漏率(随弃式) |
GB 2626—2006第5.4.1 |
GB 2626—2006第6.4 |
A |
4 |
泄漏率
(可更换式半面罩、全面罩) |
GB 2626—2006
第5.4.2、5.4.3 |
GB 2626—2006第6.4 |
A |
5 |
吸气阻力* |
GB 2626—2006第5.5 |
GB 2626—2006第6.5 |
A |
6 |
呼气阻力* |
GB 2626—2006第5.5 |
GB 2626—2006第6.6 |
A |
7 |
呼气阀气密性* |
GB 2626—2006第5.6.1 |
GB 2626—2006第6.7 |
A |
8 |
呼气阀盖* |
GB 2626—2006第5.6.2 |
GB 2626—2006第6.8 |
B |
9 |
死 腔 |
GB 2626—2006第5.7 |
GB 2626—2006第6.9 |
B |
10 |
视 野 |
GB 2626—2006第5.8 |
GB 2626—2006第6.10 |
B |
11 |
头 带* |
GB 2626—2006第5.9 |
GB 2626—2006第6.11 |
B |
12 |
连接和连接部件*
(可更换式半面罩、全面罩) |
GB 2626—2006第5.10 |
GB 2626—2006第6.12 |
B |
13 |
镜片(全面罩) |
GB 2626—2006第5.11 |
GB 2626—2006第6.13、6.14 |
B |
14 |
气密性(全面罩) |
GB 2626—2006第5.12 |
GB 2626—2006第6.14 |
A |
15 |
可燃性 |
GB 2626—2006第5.13 |
GB 2626—2006第6.15 |
B |
16 |
标识* |
标准号、厂名、厂址、合格证、品名、生产日期、号型 |
检 查 |
A |
综合判定原则 |
⑴被检项目中有一个A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⑵被检项目中有二个B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1.1 |
组织
机构 |
企业应有负责质量工作的领导,应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 |
1.是否指定领导层中一人负责质量工作。
2.是否设置了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1.2 |
管理
职责 |
应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
1.是否规定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
2.有关部门、人员的权限和相互关系是否明确。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1.3 |
有效
实施 |
在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中应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 |
1.是否有相应的考核办法。
2.是否严格实施考核并记录。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2.1* |
生产
设施 |
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和检验所需要的工作场所和设施,且维护完好。 |
1.是否具备满足申证产品的生产和检验设施及场所。
2.生产和检验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 |
o 合格
o 不合格 |
|
2.2 |
设备
工装 |
1*.企业必须具有本实施细则5.2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
1.是否具有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
2.设备工装性能和精度是否满足加工要求。
3.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
o 合格
o 不合格 |
|
2. 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应维护保养完好。 |
检查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及实施的记录。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2.3 |
测量
设备 |
1*.企业必须具有本实施细则5.2中规定的检测设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
1.是否有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检测和计量设备,其性能、准确度能满足生产需要。
2.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
o 合格
o 不合格 |
|
2.企业的检测和计量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
在用检测和计量设备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并有标识。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3.1 |
企业
领导 |
企业领导应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 |
1.是否有基本的质量管理常识。
⑴了解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对企业的要求(如企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
⑵了解企业领导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
2.是否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⑴了解产品标准、主要性能指标等;
⑵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检验要求。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3.2 |
技术
人员 |
企业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
1. 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2. 是否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3.是否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3.3 |
检验
人员 |
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检验规定,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检验技能。 |
1. 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2. 是否掌握产品标准和检验要求;
3.是否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4.是否能熟练准确地按规定进行检验。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3.4 |
生产
工人 |
工人应能看懂相关技术文件(图纸、配方和工艺文件等),并能熟练地操作设备。 |
1. 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2. 是否能看懂相关图纸、配方和工艺文件。
3. 是否能熟练地进行生产操作。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3.5 |
人员
培训 |
企业应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
1.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和考核,并保持有关记录。
2.法律法规有规定的必须持证上岗。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4.1 |
技术
标准 |
1.企业应具备和贯彻《实施细则》5.1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 |
1.是否有《实施细则》中所列的与申证产品有关的标准。
2.是否为现行有效标准并贯彻执行。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2. 如有需要,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应不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并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 |
1.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是否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
2.企业产品标准主要技术和性能指标不应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o 此项不适用 |
| ||
4.2 |
技术
文件 |
1.技术文件应具有正确性,且签署、更改手续正规完备。 |
1.技术文件(如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等)的技术要求和数据等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
2.技术文件签署、更改手续是否正规完备。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2.技术文件应具有完整性,文件必须齐全配套。 |
技术文件是否完整、齐全(包括设计文件的图样目录、零部件明细表、总装图、部件图、零件图、技术要求等和工艺文件的工艺过程卡、工序卡、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以及部件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各检验过程的检验、验证标准或规程等)。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
|
3.技术文件应和实际生产相一致,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必须完全一致。 |
1.技术文件是否与实际生产和产品统一一致。
2.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是否一致。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4.3 |
文件
管理 |
1.企业应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发布应经过正式批准,使用部门可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要求。 |
1.是否制定了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2.发布的文件是否经正式批准。
3.使用部门是否能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
4.文件的修改是否符合规定。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2.企业应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 |
是否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
5.1 |
采购
控制 |
1.企业应制定采购原、辅材料,零部件及外协加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制度。 |
1.是否制定了控制文件。
2.内容是否完整合理。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2.企业应制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辅材料,零部件的供方及外协单位的评价规定,并依据规定进行评价,保存供方及外协单位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 |
1.是否制定了评价规定。
2.是否按规定进行了评价。
3.是否全部在合格供方采购。
4.是否保存供方及外协单位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
|
3.企业应根据正式批准的采购文件或委托加工合同进行采购或外协加工。 |
1.是否有采购或委托加工文件(如:计划、清单、合同等)。
2.采购文件是否明确了验收规定。
3.采购文件是否经正式批准。
4.是否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4
(对于组装企业此条款为否决项) |
1.是否对采购及外协件的质量检验或验证作出规定。
2.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
3.是否保留检验或验证的记录。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生产
o 不合格 |
| |||||||||
5.2 |
工艺
管理 |
1.企业应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严格进行管理和考核。 |
1.是否制定了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其内容是否完善可行。
2.是否按制度进行管理和考核。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2.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工装器具等应按规定放置,并应防止出现损伤或变质。 |
1.有无适宜的搬运工具、必要的工位器具、贮存场所和防护措施。
2.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出现损伤或变质。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3.企业职工应严格执行工艺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 |
是否按制度、规程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5.3 |
质量
控制 |
1.企业应明确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 |
1.是否对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设置了质量控制点。
2.是否在有关工艺文件中标明质量控制点。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2.企业应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并依据程序实施质量控制。 |
1.是否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其内容是否完整。
2.是否按程序实施质量控制。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
|
|
|
|
| |||||||
5. |
产品
标识 |
企业应规定产品标识方法并进行标识。 |
1.是否规定产品标识方法,能否有效防止产品混淆、区分质量责任和追溯性。
2.检查关键、特殊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标识。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5. |
不合
格品 |
企业应制定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有效防止不合格品出厂。 |
1.是否制定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2.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3.不合格品经返工、返修后是否重新进行了检验。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6.1 |
检验
管理 |
1.企业应有独立行使权力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并制定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以及检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
1.是否有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能否独立行使权力。
2.是否制定了检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2. 企业有完整、准确、真实的检验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 |
1.检查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有检验的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
2. 检验的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
6.2 |
过程
检验 |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按规定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并对产品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
1.是否对产品质量检验作出规定。
2.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
3.是否作检验记录。
4.是否对检验状况进行标识。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
6.3* |
出厂
检验 |
企业应按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包装和标识。
出厂检验项目为表7中带*号的项目。
对于不具备过滤效率 |
1.是否有出厂检验规定、包装和标识规定。
2.出厂检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产品包装和标识是否符合规定。
4.对于不具备过滤效率 |
o 合格
o 不合格 |
| |
6.4 |
型式
检验 |
|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o 此项不适用 |
|
|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7.1 |
安全生产 |
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并实施。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的危险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车间、库房等地应配备消防器材,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进行隔离和防护。 |
1.是否制定了安全生产制度。
2.危险部位是否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3.车间、库房等是否配备了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内。
4.是否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行隔离和防护。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7.2 |
劳动防护 |
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和劳动防护培训,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 |
1.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安全生产及劳动防护培训。
2.是否提供了必要的劳动防护。
3.员工的生产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
o 合格
o 轻微缺陷
o 不合格 |
|
7.3* |
行业特殊要求 |
含喷漆、炼胶等产生三废排放的生产工艺的企业,应符合国家环保有关规定,并应出具下列其中之一:(1)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达标证明、(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3)排放污染物许可证、(4)环保监测机构出具的环保监测报告。 |
1.是否存在喷漆、炼胶等产生三废排放的生产工艺。
2.如存在三废排放现象,是否有环保部门的有关证明。 |
o 合格
o 不合格 |
|
企业名称: |
生产地址: |
邮编: | ||||||||
产品名称: |
联系人: |
电话: |
传真: | |||||||
产品单元:
| ||||||||||
核
查
结
论 |
审查组根据《
轻微缺陷项目_____款、非否决项不合格项目 款、否决项不合格项目 款。
经综合评价,本审查组对该企业的核查结论是: 。
(注:核查结论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
审查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审查组织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审查组织单位(章):
年 月 日 | ||||||||
参加
审查
人
员 |
姓名(签字) |
单 位 |
职务(组长、组员、观察员) |
核查分工(条款) |
审查员证书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核查项目 |
轻微缺陷
(条款号) |
非否决项不合格项目(条款号) |
否决项目 |
审查组对企业不合格项目的综合评价 | |
条款号 |
不合格 | |||||
1 |
质量管理职责 |
(款) |
(款) |
2.1 |
|
审查组长:
年 月 日 |
2 |
生产资源提供 |
(款) |
(款) |
2.2.1 |
| |
3 |
人力资源要求 |
(款) |
(款) |
2.3.1 |
| |
4 |
技术文件管理 |
(款) |
(款) |
5.1.4
(分装或组装) |
| |
5 |
过程质量管理 |
(款) |
(款) |
6.3 |
| |
6 |
产品质量检验 |
(款) |
(款) |
7.3 |
| |
7 |
安全防护及行业
特殊要求 |
(款) |
(款) |
|
| |
总 计 |
(款) |
(款) |
(款) |
序号 |
条款号 |
事实描述 |
整改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查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企业代表签字:
企业公章
年 月 日 | ||
审查组成员(签字):
1、
2、 年 月 日 | |||
观察员(签字): , 年 月 日 |
请企业按照整改要求在 日内完成整改。 |